全国土壤墒情信息2018年第07期
  2018-05-16 21:58:11  
日期:2018-05-14 10:39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点击:62
夏收夏播期间全国土壤墒情

  据5月8-9日全国墒情会商,目前主要农区墒情总体适宜,利于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结实、玉米播种出苗。东北大部墒情适宜,应加快播种进度,适墒扩种大豆,控制井灌稻面积。华北和黄淮墒情总体适宜,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增粒重,实施测墒灌溉少浇一水。西北大部墒情适宜,应加强水肥调控,促进受冻果树恢复。西南和南方大部墒情适宜,局部过多,注意防范高温和渍涝。

  一、东北大部墒情适宜,应加快播种进度,控制井灌稻面积,扩大大豆种植。入春以来,气温回升快,土壤解冻早,春播较常年略有提前。但气温起伏较大,4月上旬局部最低气温低于0℃,发生霜冻,影响已播作物出苗生长。4月下旬普遍降水,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墒情适宜。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墒情不足,局部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发生干旱。

  据气象预测,5月东北地区气温偏高,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和南部降水偏少。6-8月黑龙江大部降水偏少1-2成,内蒙古中西部降水偏多2-5成。目前正处于春播高峰期,要全力做好春耕春种春管工作。一是加快春播进度,适墒扩种大豆,墒情不足地区积极推广抗旱坐水种等措施;因旱晚播地区改种短生育期作物或中早熟品种。二是做好在地作物管理,玉米及时查苗定苗,春小麦适时追肥。三是抓好水稻插秧,加强秧苗管理,及时泡田整地,适时移栽;在地下水超采区控制井灌稻面积,实施轮作休耕和“水改旱”,大力推广浸润灌溉、控制灌溉等稻田节水技术。

  二、华北和黄淮冬麦区墒情总体适宜,做好“一喷三防”增粒重,实施测墒灌溉少浇一水。立春过后,气温回升,墒情适宜,小麦苗情转化升级,一二类苗比例提高,但总体弱于常年。4月以来降水充足,目前大部分地区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0%-88%,墒情适宜,利于小麦扬花灌浆。山西中部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墒情不足。沿淮部分地区低洼地块墒情过多。

  据气象预测,5月华北北部高温少雨,可能出现干热风,6-8月大部降水偏多。一是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肥、锌肥等,预防脱肥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品质。二是实施测墒节灌,指导农户因墒少灌一水,实现节水压采。积极采用喷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措施,减轻干热风危害,促进小麦灌浆。三是夏玉米、大豆等作物及时趁墒播种,墒情不足地块浇水造墒,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和种肥同播技术,确保苗齐苗匀苗壮。

  三、西北大部墒情适宜,应加强水肥调控,促进受冻果树恢复。4月以来,西北大部降水偏多,目前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墒情适宜,陕北、渭北、陇中、陇东和宁夏中部的部分地区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墒情不足。4月上旬,西北东部出现0℃以下低温,影响冬小麦孕穗抽穗,部分地区苹果、猕猴桃、樱桃、核桃、葡萄等果树遭遇冻害。

  据气象预测,6-8月大部气温偏高0.5℃-2℃,西北东部降水偏多2-5成。一是抓好冬小麦“一喷三防”,及早做好机收准备。二是春玉米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马铃薯苗期及早追肥,中耕培土;春小麦及早施肥,促进分蘖。三是冬小麦收获后趁墒夏播,争取一播全苗。四是加强受冻果树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锌肥,促进树体恢复,提高单果重,改善品质。

  四、西南地区墒情适宜,注意抓好育秧育苗。目前大部分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0%-79%,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2%-86 %,墒情适宜。四川西南和云南西北局部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54%-58%,表墒不足。

  据气象预测,6-8月西南大部气温和降水与常年持平,重庆大部、四川东南局地降水较常年偏少1-2成。一是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晒冬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小春作物。二是做好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育秧育苗,加强苗期管理,趁墒移栽,力争满栽满插。三是抓好在地作物水肥管理,及时追肥,因墒补灌。

  五、南方大部墒情适宜,局部过多,要注意防范高温和渍涝。目前大部分地区土壤相对含水量60%-85%,墒情适宜。华南、江汉、江淮、江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墒情过多。局地出现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春耕春播受到影响。

  据气象预测,南方大部5月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利于冬小麦和油菜收晒。6-8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高温日数偏多,可能出现高温热浪和阶段性干旱;华南大部降水偏多,局地可能出现洪涝。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油菜和冬小麦等作物应抢晴收割晾晒。二是旱地趁墒播种,水田及时栽插,加强田间水肥管理。三是及时清沟排渍,防范短时强降水引起的洪涝渍害。四是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高温热浪和阶段性干旱的地区,提早做好引水灌溉准备,抗旱降温。

(植保所 路杨转发)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0900351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