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
  2009-05-11 14:12:20  
  刘洪涛,男,吉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河南省洛宁县人。
1966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1967年分配到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研究工作,1979年调到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水稻病害防治研究工作至今。198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为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农业科学》编委、在学术组织中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吉林省植物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3年被聘为河南农业大学名誉教授。
  刘洪涛30年来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和农药应用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作。1967~1979年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参加完成的“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棉花高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号,1980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三发明人),1985年“棉花枯黄萎病菌种及生理型鉴定,抗病品种区试及其在抗病品种选育上的作用”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79~1993年先后参加和主持了“稻瘟病综合防治研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等9项科研课题,其中参加完成的“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及其分布”于1980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和我国水稻抗稻瘟病抗源的筛选”,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及水稻品种资源抗稻瘟病的鉴定”于1982年获吉林省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云南稻种资源鉴定评价和利用研究”,1991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院水稻所合作完成的“弓1种选育的抗病水稻新品种藤系138号”,199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品种资源收集保存与性状鉴定”,199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研究完成的“防治稻瘟病复合剂灭稻瘟1号及其应用技术”于1987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1989年被定为国家新产品。“稻曲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199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与他人共同主持的“稻瘟病抗性评价抗源筛选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消长规律研究”,199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研究的“防治水稻恶苗病新农药901及其应用”,1992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水稻种子消毒剂901中试技术与开发”,1995年通过省科委的鉴定,“新农药水稻种子消毒剂901技术推广”,1995年获吉林省政府科教兴农竞赛项目二等奖。与他人合作研制的“高强度水稻防病育苗纸盘”1990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专家认为属于国内首创,有极好的实用性,已列入“八五”省重点推广项目。由他主持研制的“兼治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的种衣剂1号”,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所研究的技术科研成果多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可达13亿元人民币。
  由他主笔及合作,在国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和全国、省级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20余篇,其代表作有“棉花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号选育及体会”、“豫北棉区棉花枯萎病消长规律研究”、“我省稻瘟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对策”、“种衣剂1号防治恶苗病立枯病试验报告”等。此外,他还为《农村科学试验》、《农业科技信息》等撰写多篇科普文章。
  根据刘洪涛在科研上的贡献,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荣获吉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吉林英才奖章”。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0900351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