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新
  2008-09-23 13:50:53  
  男,1958年生,吉林省四平市人,九三学社社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82年于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于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1982年8月在吉林省四平市农科所参加工作,1992年调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1998年被晋升为研究员。现任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兼害虫生防研究室主任,现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生防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和生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吉林农业科学编委。政协公主岭市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1998年获得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第五批)、1999年获得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跨世纪中青年农业科技骨干(第一批)、2004年获得拔尖创新人才工程人选(第三层次)、2005年获得吉林省高级专家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亚洲玉米螟和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工作。主要科研工作业绩概括为两个方面:
  1.在从事亚洲玉米螟研究中,首次组建了一代和二代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从而明确了影响亚洲玉米螟种群变动的主要因子;弄清了亚洲玉米螟生命周期中个体消亡的主要阶段;明确了各死亡因子对玉米螟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首次明确了吉林省发生的亚洲玉米螟存在一化性和二化性两种生态类型;提出区分一、二化性玉米螟的方法;明确了玉米螟摄取水分通过口器主动饮水,不接触水不能化蛹。
  2.在从事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中,得出不同品系间在发育历期(h)、发育起点温度、单雌产仔数、可育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不同品系对目标害虫卵的寄生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制定出国内外第一个以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生物防治用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目前,筛选出的3个优良松毛虫赤眼蜂品系,广泛用于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大面积防治玉米螟,连续5年大面积防治玉米螟的平均效果在70%以上,累计应用1500万亩,比以前应用的普通蜂种防治玉米螟增收5.36公斤/亩,多挽回玉米损失8040万公斤,赤眼蜂生产厂家创产值1350万元。
  主持和承担国家、省、部级计划项目累计20多项,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亚洲玉米螟不同化性类型特性研究》(No39770501)、农业部项目《生防用赤眼蜂行业标准》(No02080)、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松毛虫赤眼蜂种下遗传分化及优良种型选育研究》(No20000558)、《捕食螨的利用研究》(No20020214)、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东北春玉米区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研究》No2004BA509B04-01、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东北春玉米区及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叶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No2004BA520A15-3)等。
  获得科研成果5项:《吉林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长期发生预测技术研究》 获1997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亚洲玉米螟生态学及应用研究》获199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获2001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赤眼蜂优良种下型选育及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研究与应用》获2004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春玉米优质安全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获2005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昆虫知识》、《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吉林农业科学》、《玉米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代表性的论文《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分析》、《亚洲玉米螟不同化性类型的RAPD分析》、《水分对复苏后亚洲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的影响》、《吉林省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与发育历期的关系》、《湿度对复苏后越冬玉米螟幼虫的影响》、《亚洲玉米螟化性与繁殖力的关系》、《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的光周期反应》、《温度对螟黄赤眼蜂不同品系的影响》、《接蜂倍数对螟黄赤眼蜂不同品系的影响》、《吉林省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有效积温和成虫飞翔能力比较》、《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产品低温贮存技术的研究》、《智利小植绥螨捕食猎物种类的研究》等。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0900351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