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芹菜斑枯病
    概述:
  芹菜壳针孢斑枯病目前该病已成为冬春保护地芹菜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症状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和茎部。叶片病斑有小斑和大斑两种类型。初期均呈淡褐色油浸状小斑,后渐扩大为中部褐色坏死斑。小斑直径多为3毫米以内,近圆形至不定形,外缘黄褐色,中部黄白至灰白色,有的斑外围有黄晕。大型斑可扩至7~10毫米,边缘深褐,中部褐色。两种斑面呈现散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叶柄、茎部病斑近菱形至长椭圆形,稍凹陷,褐色,内部色淡,散生小黑点。
  病原:
  Septoriaapiicola Speg. 称芹菜生壳针孢,和 S.apii Chest 称芹菜壳针孢及 S. apii-graveolentis Dorogin 称芹菜大壳针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于表皮组织下,大小87--155、4*25--56微米,遇水从器孔口逸出孢子角和器孢子。器孢子无色透明,长线形。顶端较钝,具隔膜0--7个,多为3个,大小35--55*2--3微米。该菌分生孢子萌发时,隔膜增多或断裂成若干段,每段均能产出芽管。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48--49℃经30分钟。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9---28C.,该菌在高温下生长较好,发育适温20---27℃,高于27℃生长发育趋缓。它只侵害芹菜。
  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孢器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种株内和种皮内潜伏越冬。病菌以分孢器内生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自分孢器孔口涌出,借助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气孔或表皮贯穿侵入致博病菌发育适温为21~27℃,并要求高湿,有水滴存在时分孢子更易释出和萌发。通常气温冷凉偏低和潮湿多雨的天气最有利于发病,保护地栽培如通透不良、湿度大,易诱发本病。植地低湿,施肥不足,生长衰弱的田块和植株发病较重。品种间抗性有差异。外引的意大利冬芹和夏芹,美引的佛罗里达683(但高温干旱易感黑心病)、犹他10-B、埃默生帕斯卡尔(Emerson pas-cal)、琼美女(June Bell)和早绿,天津的津南实芹, 上海的大芹,北京的8401 (从上海大芹选育出)对斑枯病均表现一定耐抗病性,可因地制宜选用。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南实芹、冬芹、夏芹、津芹、天马、上海大芹、文图拉、美国玻璃脆、西芹3号、春丰等。选用无病种子或对带病种子进行消毒。从无病株上采种或采用存放2年的陈种。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2)露地可选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福星(氟硅唑)8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粉1 000倍液。保护地可选用5%百菌清或6.5%甲霉灵粉尘剂或45%百菌清烟雾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