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马铃薯甲虫
    危害特点:
  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种群一旦失控,成、幼虫为害马铃薯叶片和嫩尖,可把马铃薯叶片吃光,尤其是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一般减产30%~50%,有时高达90%,严重的造成绝收。此虫还传播马铃薯褐斑病和环腐病等。危害马铃薯、茄子、番茄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25±0.93mm,宽6.33±0.45 mm 。短卵圆形,淡黄色至红褐色,有光泽,每一鞘翅上具黑色纵条纹5条,第1与第3纵带在尾部交会。头下口式,横宽,背方稍隆起,向前胸缩入达眼处。触角11节,第1节粗而长,第2节很短,第5、6节约等长,第6节显著宽于第5节,末节呈圆锥形。口器咀嚼式,上颚有3个明显的齿,下颚须3节向端膨粗,第4节显细而短,圆柱形,端末平截。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股节稍粗而侧扁,胫节端部分向放宽,趾节显4节,第4节极短,爪基部无附齿。雌雄两性成虫外形差异不大,雌虫个体一般较大,雄虫最末腹板比较隆起,具一纵凹线,雌虫无上述凹线。
  幼虫:1龄幼虫体长2.76±0.22mm,头宽0.59±0.09mm;2龄幼虫体长5.08±0.27mm,头宽0.90±0.08mm;3龄幼虫体长8.31±0.35mm,头宽1.39±0.12mm;4龄幼虫体长13.94±0.83mm,头宽2.29±0.15mm。体色1、2龄幼虫暗褐色,3龄以后逐渐变为粉红色或橙黄色。头部黑色,头为下口式两侧各有6个疣状小眼分成2组,上方4个,下方2个和1个3节的触角,上唇半圆形,中间有缺刻。前胸明显大于中胸和后胸,后缘有褐色宽带。中胸和后胸各有3个斑点,每侧各有1个,中间有2个。1龄幼虫前胸背板骨片全变为黑色。随着虫龄的增加前胸背板颜色变淡,仅后部为黑色。除最末两个体节外,虫体两侧有两行大的暗色骨片。即气门骨片和上侧骨片。腹节上的气门骨片呈瘤状突出,包围气门,中、后胸由于缺少气门,气门骨片完整。腹部较胸部显著膨大,中央部分特别膨大,向上隆起,以后各节急剧缩小,末端细尖。腹部共有9节,1—7节背面两侧各有2个斑点,上面的1个较大,位于气门的周围。腹部腹面有3行小斑点,斑点有密集的短刚毛组成。前胸背板及腹部第8、9节背部有黑色素斑。足黑褐色。
  生物学特性:
  土壤内越冬,越冬后的1~2周,成虫开始交尾、产卵。卵以卵块状产于叶背面,卵粒与叶面多呈垂直状态。在欧洲和美洲,1年可发生1~3代,有时多达4代。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幼虫4龄,15~34天。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被害株附近入土化蛹。发育1代需要30~70天。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防人为传入,一旦传入要及早铲除。
  (2)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种植早熟品种,对控制该虫密度具明显作用。
  (3)生物防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B. t.tenebrionia亚种)制剂600倍液。
  (4)发生初期喷洒杀虫畏、磷胺、甲萘威等杀虫剂,该虫对杀虫剂容易产生抗性,应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
  (5)用真空吸虫器和丙烷火焰器等进行物理与机械防治,丙烷火焰器用来防治苗期越冬代成虫效果可达80%以上。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