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瓜蚜
    概述:
  瓜蚜,英文名:cotton aphid;学名:Aphis gossypii Glover;别名棉蚜 ,属同翅目,蚜科。为害黄瓜、南瓜、西葫芦、西瓜、豆类、茄子、菠菜、葱、洋葱等蔬菜及棉、烟草、甜菜等农作物。
  为害特点:
  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和嫩茎上吸食作物汁液。瓜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缩短结瓜期,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黄绿色,春、秋墨绿色。体表被薄蜡粉。尾片两侧各具毛3根。
  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年发生10余代,长江流域20~30代,以卵在越冬寄主上或以成蚜、若蚜在温室内蔬菜上越冬或继续繁殖。春季气温达6℃以上开始活动,在越冬寄主上繁殖2~3代后,于4月底产生有翅蚜迁飞到露地蔬菜上繁殖为害,直至秋末冬初又产生有翅蚜迁入保护地,可产生雄蚜与雌蚜与雌蚜交配产卵越冬。春、秋季10余天完成1代,夏季4~5天1代,每雌可产若蚜60余头。繁殖的适温为16~20℃,北方超过25℃,南方超过27℃,相对湿度达75%以上,不利于瓜蚜繁殖。北方露地以6~7月中旬虫口密度最大,为害最重,7月中旬以后,因高温高湿和降雨冲刷,不利于瓜蚜生长发育,为害程度也减轻。通常,窝风地受害重于通风地。
  防治方法:
  有的反映,瓜蚜为什么越打越多,这是因为:一是治晚了。在夏季,瓜蚜完成一代只需4~5天,所以,其数量增长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如果虫量多了或者作物叶子卷了才打药,那就晚了。二是用药不当。比如拟菊酯类农药,开始使用效果很好,由于农民连续单独使用,很快便产生了抗药性,其效果越来越差,只好加大浓度,这样会大量杀伤天敌,天敌少了或没有了,蚜虫势必猖撅。
  农药交替使用就不易产生抗药性,有效的药剂有: 20%菊马乳油800~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液,以上药剂在发生初期使用,隔10~15天再喷1次。有的药剂,如进口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和国产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专一性很强,只对菜蚜(如桃蚜、萝卜蚜、甘蓝蚜)有效,而对瓜蚜效果很差。所以,辟蚜雾和抗蚜威不能用来防治瓜蚜。
  如果保护地黄瓜或西葫芦有蚜虫,可采用烟熏法防治,每亩每次可用10%杀瓜蚜烟剂300克,或20%敌敌畏烟剂200~250克,或其他灭蚜烟剂200克。施药方法是:在傍晚进行,把药分成4份,散放于4个点,点燃后密闭棚室。另外,也可用熏蚜颗粒剂Ⅱ,每亩每次用300克,将药袋剪开小口,分10份等距离撒于走道左右地面,人退出后立即关闭棚室,温度保持在20℃~35℃,温度太低时效果不好,温度太高时对作物生长有影响。在冬季、早春和深秋季节,应在早晨施药,施药后密闭24小时。夏季、晚春和初秋,应在傍晚进行,施药后密闭12小时。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