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番茄晚疫病
    概述:
  番茄晚疫病(tomato late blight)是一种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该病除为害番茄外,还为害马铃薯和茄子。
  症状特点:
  番茄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病,多在苗棚南边靠边部位,植株上部嫩叶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叶柄部或茎上部出现水渍状褐色腐烂,病部缢缩易折倒,潮湿时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成株期染病,多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初为水渍状褪绿色斑,渐发展扩大呈褐色,高湿时病健部交界处长出白色霉。茎部染病,多见于病叶多的植株,初为长条形水渍状斑,随病情发展,病部凹陷,色深褐并腐烂,导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是青果,病斑呈水渍状不规则的云纹斑,后变为深褐色,边缘明显。病部表面坚硬而不平整,潮湿时病部边缘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
  病原:
  Phytophthora infostans (Mont)de Bery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称致病疫霉。菌丝分枝,无色无隔,细而多核。孢子囊顶生或侧生于孢囊梗上,卵形或椭圆形。菌丝发育的适温为24℃。孢子囊生长、发育的适湿为18~22℃。
  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和温室番茄上为害越冬,也可以以厚垣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在土壤内越冬。借风雨传播,形成中心病株,再扩展、蔓延到全田。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最适孢子囊产生的湿度95%以上,只有植株表面有水滴、水膜时,病菌才能萌发侵染。10℃以上的低温,才有利其产孢扩展、流行。一般相对湿度75%以上连续3日,田间即会出现中心病株。春播露地雨季来得早、雨日多、雨量大,温度忽高忽低,病害重。在保护地种植地密、温差大、阴雨天多、光照少、大水漫灌、结露时间长、放风不及时等,均有利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期多在:露地番茄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春棚番茄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棚在9月末和10月初,尤其在闭棚之后。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佳粉、毛粉802、中杂9号、特瑞皮克、佳粉15等;除清洁田园,清除病叶、病果及病残体外,要增温、放风、控水、降湿,以减少田间结露,控制病害。
  (2)药剂防治。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后闭棚增温,可提高防治效果,做到1次见效。药剂有72.2%普力克800~1000倍液,Previcur Energy 84%水剂每亩150毫升, 52.5%抑快净水分散剂2000~3000倍液, 64%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80%山德生可湿性粉剂800倍,40%特科宁悬浮剂600倍,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等。 40%乙磷铝(疫霉净)150倍液等。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