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番茄灰霉病
    概述:
  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直接为害果实,引起烂果,对产量很大。此病除为害番茄外,还为害黄瓜、大椒、茄子、韭菜、生菜、西葫芦等。
  症状特点:
  该病在苗期、成株期都有发生,且对叶、茎、花、果均可为害。苗期染病,多从苗的上部或曾经受伤害(包括机械伤、冻伤等)部位开始。病部灰褐色、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成株期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向叶内呈“V”字形发展。初为水渍状坏死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快速发展成不规则形,有深浅颜色相间如轮纹的大病斑,表面生灰霉。花期,病由开败的花萼处或花托部位侵入,渐向果实发展,使果实蒂部呈水渍状灰白色软腐,并产生灰色霉层。果实膨大时,病菌沿残留柱头或从脐部侵染,初为凹陷的小黑点,渐水渍状发展、扩大、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导致病果脱落。花染病,多从花托始,致花枯萎,病部长出灰色霉层。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 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孢子梗丛生,具隔,梗顶1~2个分枝,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图形或椭圆形的分生孢子。该菌有较强的抗逆力。0~42℃范围内均可存活。最适宜的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
  发病特点:
  该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上或以菌核在土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和农事操作传播。低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湿度是发病的关键。田间有6小时以上的结露,病害流行。当田间温度15℃以上,相对湿度80%时就会发病。当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时,灰霉病严重发生。因此,田间植株种植过密、生长茂盛、荫蔽、连阴天多、光照不足、放风不及时、湿度大、结露时间长,病害严重。
  防治方法:
  应抓好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两个生育期防治,省药省工效果好。
  (1)精细整地,畦面应做成鱼背式的深沟高畦,确保浇水畦面不积水。在雨季前,抓好温室、中棚四周清理沟系,防止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和棚室内湿度,控制发病环境。
  (2)适时通风换气,调节大棚空气湿度,抑制病害的重要手段。
  (3)合理密植,每隔5~10天进行1次清理性的整枝打叉、及时摘除残花和病果,早春结合番茄灵激素混用速克灵沾花处理。
  (4)化学防治。番茄蘸花时加0.3%速克灵或扑海因,预防灰霉效果好。农药可选40%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65%克得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50%敌力脱水乳剂2000~2500倍;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时如遇阴雨天气或低温而不便喷药时,宜选用一薰灵或百菌清烟剂防治,每标准棚约3~4只。温室大棚还可以选用的药剂有,5%多霉灵或甲霉灵、扑海因以及灭克粉尘每亩1千克。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