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菜桃蚜
    概述:
  菜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又称桃蚜、桃赤蚜、烟蚜,俗称腻虫、蜜虫等,在分类上归同翅目、蚜总科。桃蚜为多食性害虫,分布广、寄主多,除喜偏食叶面光滑、蜡质多的甘蓝类蔬菜外,还可加害辣椒、番茄、马铃薯、菠菜以及烟草、多种花卉和桃、李、梅、梨、杏等果树。寄主:菜蚜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萝卜蚜和甘蓝蚜为寡食性害虫。前者喜偏食叶面多毛而蜡质少的白菜类、芥菜类和萝卜等蔬菜,华南地区多发生,常与桃蚜混合发生,是当地主要的菜蚜。后者则如桃蚜一样,喜偏食叶面光滑、蜡质多的甘蓝类蔬菜,多分布在西北、内蒙古及东北中北部,近年华东地区也有所发生和发展。
  为害特点:
  菜蚜以成若虫群集寄主叶片、花梗、种荚等上面吸汁危害,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常致叶片黄化、蜷缩甚至枯萎,留种株抽薹受阻,或花梗扭曲,种荚畸形,籽粒产量和质量下降。更重要的是,菜蚜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其传播病毒造成的危害常大于蚜害本身。
  形态特征:
  菜蚜虫体卵圆形,体小(长2毫米多)柔软,体多呈绿色,但体色会随季节而变(有时呈墨绿色、褐色至缨红色等)。成蚜形态多样,以无翅和有翅雌蚜为常见。触角细长、丝状,上有感觉圈;腹背有一对腹管,腹末突起称尾片。感觉圈的数目、腹管和尾片的形状、大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桃蚜腹管最长(为尾片的2倍多);萝卜蚜次之;甘蓝蚜最短(短于尾片)。桃蚜体不被蜡粉;萝卜蚜有时被薄蜡粉;甘蓝蚜全身被明显白蜡粉。
  生活习性:
  菜蚜年发生世代多(北方每年10余代至20余代;华南地区每年30代至40余代),世代重叠;营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华南地区终年营孤雌生殖);菜蚜对寄主具有季节性转移习性,桃蚜尤为明显,其越冬寄主为木本植物(如桃树等);菜蚜借助有翅蚜的迁飞扩散而扩大危害,当蚜群中有翅若蚜比例上升时,是有翅蚜迁飞高峰的先兆;菜蚜年中消长呈春、秋双峰型(或称马鞍型);菜蚜有翅型对黄色、橙色具有强烈趋性,对绿色次之,对银灰色则有忌避反应;适温(18~25℃)而干燥(相对湿度<75%)的天气最有利于菜蚜的繁殖、活动;天敌有多种瓢虫、食蚜蝇、草蛉、食蚜瘿蚊、蚜茧蜂及蚜霉等约70余种,其中以菜蚜茧蜂、食蚜瘿蚊、食蚜蝇和蚜霉发生的季节长,控制能力较强。
  防治方法:
  (1)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
  (2)菜田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进行与高秆作物间套作;加强肥水管理促菜株早生快发,增强抗蚜力。有条件用银膜避蚜(四周铺银膜或挂银膜条)和黄板诱蚜(黄板涂机油插于菜田,高60厘米)可降低蚜虫密度。
  (3)加强测报,及时喷药毒杀,有条件的应进行虫田口消长及有翅蚜迁飞动态监测,当田间蚜虫发生在点片阶段时,及时交替喷施或50%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 500~3 000倍液,或15%乐溴乳油2 000~3 000倍液, 1~2次。对上述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选用20%康福多(吡虫啉)浓可溶剂,每亩用6—8ml或35%赛丹乳油75一100ml。
  (4)颗粒剂治蚜。播种时用1%乐果或灭蚜松颗粒剂(15千克/公顷细土)施入土中,残效期可达1个月。省工、效好,有利保护天敌。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