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菜豆根腐病
    概述:
  菜豆根腐病一般在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症状特点:
  病害发生在根部及埋在土内的茎部。病部初为褐色及黑褐色,形状不规则,有时形成红色条斑,病斑稍凹陷,有时斑表面开裂,并深入皮层内。春菜豆开花结荚期植株才显症,下部叶片发黄,边缘开枯萎,病叶自下向上蔓延,不脱落。秋菜豆高温季节,种子发芽后染病,胚根产生赤褐色长条形病斑,渐呈暗褐色。茎部嫩叶先变褐,萎缩、畸形,下部老叶暂时保持正常。病根侧根少,植株矮化,主根腐烂或死亡后引起地上面茎叶枯萎,植株枯死,维管束呈红褐色。与菜豆枯萎病不同的是病部往往局限于根及根茎基部,主根腐烂后才引起地上部的萎蔫枯死症状。
  病原:
  菜豆根腐病由半知菌亚门的菜豆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App.et Wollenw.f.sp.phaseoli(Berkh.)Snyder and Hansen]侵染所致。
  发病特点: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其次在厩肥中越冬,带菌土壤和厩肥就成为本病重要的初侵染源,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工具和肥料等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借助雨水溅射或流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致病害蔓延。高温(29~32℃)高湿的环境条件最易诱发病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土质粘重、疏水性差的菜地,特别是连作地通常发病重。病菌随病残体或厩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无寄主时可腐生10年以上。种子不带菌。田间的病残或带菌的肥料是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借雨水、灌溉水、农事作业传播,从寄主地下伤口侵入使皮层腐烂。病害的发生与土壤中的菌源、菜豆的抗病性有关,秋抗6号、春丰4号、丰收1号较抗博黏土地病重。冷害,施用末腐熟的粪肥,根部有伤口等都可引起发博华北京津地区6-8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重病田实行与白菜、葱蒜等轮作2年以上。有条件最好实行水旱轮作。
  (2)重病区药土(50%多菌灵或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按1∶500配成药土)营养杯育苗带土移栽,或穴播时用药土护种(苗),或用上述药剂1000倍液或敌克松1000倍液作定根水。出苗后至初花期继续用上述药剂1000倍,或高锰酸钾600~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茎基部,每7-10天施1次药,连续2-3次。喷施与淋施相结合,施药3~4次。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