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手册——大豆荚枯病
    症状特点:
  主要为害豆荚,也能为害叶和茎。荚染病:初病斑暗褐色,后变苍白色,凹陷,上轮生小黑点,幼荚常脱落,老荚染病萎垂不落,病荚大部分不结实,发病轻的虽能结荚,但粒小、易干缩,味苦。茎、叶柄染病:产生灰褐色不规则形病斑,上生无数小黑粒点,基部以上干枯。
  病原:
  Macrophoma mame Hara 称豆荚大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或聚生,埋生在病部表皮下,露有孔口,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器壁膜质,大小104~168μ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长卵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大小17~23×6~8(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以菌丝在病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发生与流行与结荚期降雨量多少有关,连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南方多在8~10月,北方8~9月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发病重的地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
  (2)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或拌种双粉剂拌种。
 
 
 
 
   版权所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4-6283182  E-mail:jlipp@cjaas.com
   技术支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与多媒体信息部
   ICP备份编号:吉ICP备 号